新能源汽车产教联盟成立 “订单式”培养,破解高技能人才短缺
12月初,湖州新能源汽车产教联盟成立,实行职业教育订单培养,以解决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领域企业、新能源汽车检测企业的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这段时间,两批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培养的78位学生,分赴湖州8家企业,走上生产一线顶岗实习。
在浙江和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检测部的试验室,试验主管彭程锦正在给王程和王银彬两位徒弟讲解着新能源汽车增程器的试验注意事项,面对细分专业领域的高难度知识,徒弟们不仅听得懂,而且上手也很快。彭程锦说:“基于他们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教授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培训,他们很快能够独立承担一些工作任务。”
“在学校里基础打得比较好,来这边后,师傅都会一把手一把手地教,基本上学起来没有什么困难。”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学生王程说。
王程和王银彬是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也是湖州新能源汽车产教联盟成立后,首批为企业“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浙江和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向国内外汽车及工程机械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提供测试技术、测试设备与测试咨询服务为基础,逐步发展成为集高新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科技项目投资孵化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属性公司。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今年以来新能源行业人才缺口达到了50人。浙江和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事主管钱筠瑶表示:“我们之前大多数是网络招聘,但是招进后专业性没有较好地匹配,上手会比较慢一点。”
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是湖州市八大重点千亿产业之一,在南太湖新区和长兴县建有两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规上企业超150家。据湖州市人力社保部门统计,湖州市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人才缺口达5000余人。
12月初,湖州成立新能源汽车产教联盟,聚集了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州工程技师学院、湖州交通技师学院和长兴技师学院等4所职业院校,以及54家新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作为联盟成员之一,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入企对接,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便于“订单式”培养。
新能源汽车产教联盟成立后,通过“产教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开展实习与就业岗位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切实解决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领域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我们培养学生最大的目的就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根据联盟需求,充分酝酿未来学生三年的培养计划,针对每一类型企业不同需求,优化学校课程以及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的课程,培养出更多湖州新能源产业所需的人才。”湖州新能源汽车产教联盟副主任、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盛强说。
记者:王根才
编辑:朱国俊
责编:童冯雯